處理工藝設施簡要說明
● 格柵井(砼)
格柵井設置于調節池內污水源頭進水一端,設計考慮節約用地和投資。
格柵井內設置機械格柵,通過機械格柵攔截去除生活污水中較大的懸浮物固體、紙屑,保護水泵及后續管路系統不被堵塞。采用機械格柵,格柵井尺寸為1500×850×2000。并在格柵井上設置蓋板,防凍。
● 調節池(砼)
在整個處理系統中設置了污水調節池。通過調節池設置,能充分平衡水質、水量,使污水能比較均勻進入后續處理單元,提高整個系統的抗沖擊性能減少處理單元的設計規模。有利于降低運行成本和水質波動帶來的影響。在調節池內設置潛水攪拌泵,防止發生沉淀現象,同時可以起到水質均衡的作用。設置液位自動控制裝置,水泵將根據液位自動開啟。
調節池設計水力停留時間8小時,有效容積240m3,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池內設二臺WQ30-10-2.2型潛水排污泵,一用一備。
● 缺氧池
由于污水中的有機成分較高,BOD5/CODcr=0.5可生化性好,因此設計采用生物膜法。
因為生活污水中有機氮含量高,在進行生物降解時會以氨氮的形式出現,所以排入水中的氨氮的指標會升高,而氨氮也是一個污染控制指標,
??因此在接觸氧化池前加缺氧池,缺氧池可利用回流的混合液中帶入的硝酸鹽和進水中的有機物碳源進行反硝化,使進水中NO2-、NO3-還原成N2達到脫氮作用,在去除有機物的同時降解氨氮值。
● 接觸氧化池
污水經缺氧池處理后,自流進入接觸氧化池,從而進入接觸氧化階段,即進入好氧處理。
接觸氧化池是一種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泥的生物處理裝置,通過提供氧源,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所吸附、降解,使水質得到凈化。
在設計過程中考慮接觸氧化時間較長為宜,即6小時,內部設高比表面積彈性填料,填充率為70%,比表面積近600m2/m3,在設計面積負荷時也應充分考慮周圍環境,能確保較好的處理效率。因此設計負荷應選擇比較低的值:0.83kg/m3.日。填料使用壽命在8年。池內氧氣由國內百事德(江蘇)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三葉羅茨風機提供。氣水比也同時考慮較高的值:15:1,曝氣形式:微氣孔曝氣,曝氣頭考慮采用目前水處理較的膠膜曝氣頭。該裝置在運行過程中永遠不會出現堵塞現象,具有曝氣氣孔小,氧的利用率高等優點,與傳統曝氣形式相比,具有*的優點。
設計要求
按照治理中提出的具體要求對該污水處理站進行設計和建造,力求獲得大的環境保護和經濟效益。結合國家及地方的現行有關環保法規及經濟技術政策以及工程實際情況,本著技術上成熟、可靠,經濟上合理可行的原則,采用成熟的工藝路線,減少投資和運行管理費用。處理后廢水排放標準達到《山東省小清河流域水污染綜合排放標準》(DB37/656-2006)標準中的相應要求。
ZT-10石家莊晉州市污水處理設備
工藝參數
1.處理水量
每天產生污水為240m3;平均每小時排水量為10噸,則本技術規范書按一套10m3/h設計處理運行。
2.進水水質、出水水質
進水水質根據常規污水水質(COD≤800、BOD≤300、SS≤300);處理后水質達到《山東省小清河流域水污染綜合排放標準》(DB37/656-2006)標準。
3.設計規模
根據本工程設計核定,污水處理規模按一套5m3/h進行設計處理運行。
設計處理工藝
工藝選擇
本工藝擬采用“水解酸化+接觸氧化+MBR”工藝,該工藝操作簡單,運轉費用低,處理效果好,運行穩定。是目前較為成熟的生活污水處理工藝,能有效地確保污水達標排放。
工藝說明
污水由排水系統收集后,進入污水處理站的格柵井,去除顆粒雜物后,進入調節池,進行均質均量,并且使污水的溫度將至25℃,再經液位控制儀傳遞信號,由提升泵送至水解酸化池,在其中進行厭氧反應,水解酸化池把微生物的厭氧發酵控制在第二階段完成之前,故水力停留時間短,效率高,同時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保證后續生化處理效果;同時填料層起到了較強的截流作用,對去除水體的SS有較好的效果;另外,兼氧狀態下的水解酸化池內很適合反硝化菌的生長。水解酸化池利用原水中豐富的碳源,對來自生物接觸氧化池的硝化混合液進行反硝化,將水中的硝態氮還原為N2排出,從而達到脫氮的目的。
廢水經水解酸化池處理后,進入接觸氧化/膜生物反應器MBR,在好氧菌的作用下,廢水中剩余的大部分BOD5可被降解為CO2和H2O。此外,膜截留作用能更好的去除水中的懸浮物和病源微生物。MBR處理后的廢水流入清水池,終出水一部分回用綠化,其余達標排放。
水解酸化沉泥及MBR排放的剩余污泥一并進入污泥濃縮池,利用重力使泥水分離,達到初步壓縮污泥的作用,使污泥含水率下降到97%左右,定期外運。
ZT-10石家莊晉州市污水處理設備
工藝設施
(1)格柵
在污水進入調節池前設置一道格柵,用以去除污水中的軟性纏繞物、較大固顆粒雜物及飄浮物,從而保護后續工作水泵使用壽命并降低系統處理工作負荷。
格柵井設置鋼筋砼結構,格柵采用手動框式。
(2)調節池(集水池)
污水經格柵處理后進入調節池進行水量、水質的調節均化,保證后續生化處理系統水量、水質的均衡、穩定、又對污水中有機物起到一定的降解功效,提高整個系統的抗沖擊性能和處理效果。
調節池設計為鋼筋砼結構。
(3)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由池體、填料和布水系統組成。
水解酸化池啟動后,污水由布水系統進入池體,由池底向上流動,經細菌形成的污泥層和填料層時,污泥層對懸浮物、有機物進行吸附、網捕、生物學絮凝、生物降解作用,使污水在降解COD的同時也得以澄清。填料層的設置為提高水解酸化池污泥層的穩定性及微生物量起到積極作用,并起到了較強的截流作用,對去除水體的SS有較好的效果。
另外,兼氧狀態下的水解酸化池內很適合反硝化菌的生長。水解酸化池利用原水中豐富的碳源,對來自生物接觸氧化池的硝化混合液進行反硝化,將水中的硝態氮還原為N2排出,從而達到脫氮的目的。
水解酸化工藝水力停留時間短,一般為3-6小時,COD去除率20-30%,同時具有很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COD容積負荷為1-3kgCOD/m3.d。
(4)接觸氧化池
生物接觸氧化工藝主要由填料、曝氣系統、進出水系統組成。通過投加填料,培養產生生物膜,有效的提高了活性污泥的濃度。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相比,停留時間短、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效率高、污泥產量低。接觸氧化池分為兩級,總停留時間為3-6h,氣水比8-12:1,池中采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易掛膜,脫膜,在同樣有機物負荷條件下,對有機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5)MBR膜池
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為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技術有機結合之新型態廢水處理系統。以膜組件取代傳統生物處理技術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應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濃度,提高生物處理有機負荷,從而減少污水處理設施占地面積,并通過保持低污泥負荷減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內之膜分離設備截留槽內的活性污泥與大分子有機物。膜生物反應器因其有效的截留作用,可保留世代周期較長的微生物,可實現對污水深度凈化,同時硝化菌在系統內能充分繁殖,其硝化效果明顯,對深度除磷脫氮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