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水產養殖技術的自然生物處理
一體化-水產養殖技術的自然生物處理
一、水產養殖技術
1、 濕地生態系統
人工濕地具有一定的污水處理能力,對氮、磷有機物懸浮物等的去除有良好的效果,人工濕地凈化工農業廢水已有大量研究,近年來,用人工濕地處理水產養殖廢水取得一定進展。非集約化水產養殖的自然水域本身是一個典型濕地系統,具有良好的自凈能力,只要合理利用和加強其自凈能力,會有良好的環境效應和經濟效應;綜合土地處理濕地池塘水生植物系統進行水產養殖水體循環。Wood等利用人工濕地系統處理水體,濕地系統中藻類密度高,在地表水利負荷1315cm/d時,COD的去除率59.2%、NH+42N為34.6%、PO-42P-為3.19%和SS為78%;如果水力停留時間在3d,則COD的去除率79.4%、NH+42N為82.8%、PO3-42P為54.1%、蛋白質產率50t/hm2·a。Lin等用人工濕地處理水產養殖水體,在水力負荷為1.8~13.5cm/d之間,則NH+42N去除率為86%~98%,總無機氮(TIN)為95%~98%,磷的去除為32%~71%,出水NH+42N濃度<0.3mg/L,NO-22N<0.01mg/L。對于鹽度高的水體,用耐鹽性植物種植在沙性濕地上,可去除養殖水體中98%的總氮、94%的無機氮、99%的總磷和97%的溶解態磷。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圖(1)
2、 魚塘水生生態系統
魚塘水生生態系統本身有很強的凈污能力,在水產養殖水體的處理中*可以利用魚塘對污染物的凈化能力來凈化污水。養殖水體的綜合利用主要是用池塘的自凈能力和魚類生理特性,如充氧、魚藻共生系統、魚類白天和晚上不同活動時間混養、耐污能力不同魚類混養和對魚類生理修正。Kirke從曝氣方面進行了研究,對魚塘采用風力曝氣;Logsdon從改變水生植物結構著手,利用浮萍對氮和磷的吸收(1km2的浮萍能吸收約802kg氮和146kg的磷)和對重金屬的累積能力處理水產養殖水體。Wang用雙殼類去除藻類,沉降法去除懸浮物,通過蝦塘、蠔形成水的循環利用。Umble等用魚塘處理城市污水二級處理出水,利用二級處理出水提供的營養,調節營養比例(N∶P在16~23),使得水生植物繁殖,作為魚類的食料。養殖水體的綜合利用的安全是人們關心的問題,Adamsson等進行的研究結果表明,只要投加飼料成分恰當,影響不大,但從保守的觀點來說,有待于進一步證實。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圖(2)
二、水產養殖廢水的循環利用工藝流程
進行水處理裝置有多種,其結構各不相同,其工藝流程也不一樣,下面介紹幾種典型的流程。魚池排水→集水池塘→氧化池→沉淀池→增溫增氧池→魚池回用的工藝在德國使用較多,這種工藝流程中氧化池為生物轉筒,水力負荷4.5~514m3/m3·d,沉淀池回流50%~95%到氧化池。魚池排水→沉淀池→升流式生物濾池→淋水塔式增氧→加熱、消毒→魚池回用的工藝在加拿大使用較多,在沉淀池能夠去除60%的SS,在升流式生物濾池的填料粒徑為1~10mm左右,可以去除99%氨氮,新鮮水/回用水為1/9。魚池排水→充氧→升流式石灰巖濾池→沉淀池→增氧→回用的工藝在美國使用較多,其中新鮮水/循環水為1/5。魚池排水→升流式碎石濾池→降流式碎石濾池→增溫池→回用的工藝在上海集約化水產養殖業水體循環中使用較為普遍,其中濾池水力負荷110.5~140.0m3/m3。魚池排水→集水池→升流式沸石濾池→降流式沸石濾池→補充新鮮水、調溫→魚池回用在北京集約化水產養殖業水體循環中使用較多,其中濾池水力負荷為150~194m3/m3。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圖(3)